今年東北地區粳稻市場收購價格高開,10月初,黑龍江中東部地區的開秤價格約1.30元/斤(水分在20-25%),短時間內市場價格一度漲到近1.40元/斤,折干價格已經高于1.55元/斤;而吉林地區超級稻谷前期早熟品種開秤曾達到1.68-1.70元/斤,但近期隨著上市量的持續增加,市場價格逐漸趨于穩定,局部地區已有小幅下滑。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哈爾濱地區長粒稻進廠價格為1.62元/斤左右,大米出廠價格為2.50元/斤,與上周基本持平;佳木斯地區普通稻谷進廠價格為1.48元/斤,大米出廠價格為2.16元/斤,較上周價格略降。吉林超級稻收購價格為1.65-1.68元/斤,較10月初小幅下滑。與南方早秈稻市場收購相比,東北地區粳稻市場收購市場活躍度較高。由于今年東北地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而稻谷仍執行托市政策,部分貿易商有意將收購品種從玉米轉向收購稻谷,這也使得今年東北地區收購主體數量較上年增加,開秤價也高于去年同期。
一、我國粳稻市場特別是東北地區供應充足
今年受東北地區種植結構調整的影響,東北地區玉米播種面積降低,稻谷播種面積較上年增加。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預計黑龍江地區2016年新季粳稻的播種面積為342萬公頃,較上年增加27.2萬公頃,增幅為8.6%;吉林地區播種面積上調1%,遼寧地區上調6.3%。今年東北地區天氣狀況總體良好,新增產量預計增加,目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東北三省產量為3558萬噸,同比增加產量為2448萬噸,較上年增加260萬噸。其中黑龍江地區產量預計為2468萬噸,同比增幅達12.2%。
二、政策性稻谷余量仍較為龐大
近幾年東北地區連續啟動托市收購,特別是黑龍江地區近三年的政策性收購量超過4000萬噸,而成交量相對有限,在政府推動的“去庫存”的背景下,政策性稻谷余量對當前的市場供應造成壓力。
三、受南方粳稻競爭,市場收購主體以代儲為目的的收購較多
10月中下旬,南方新產粳稻也將陸續上市,而從目前的收購價格來看,蘇皖地區的粳稻米價格要明顯低于東北,且在9月下旬貨車運輸新規出臺后,東北大米運往南方銷區的成本增加,相對于南方粳米的競爭優勢下降。因此部分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更傾向于收購稻谷后期轉政策性儲備以獲取穩定收益。因此后期東北粳稻特別是黑龍江地區的市場收購價格更多的將趨近托市價,并與東北地區托市政策的啟動時間以及收購進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