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稻谷市場整體呈現穩中偏強態勢,歸結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農戶售糧習慣的變化。鑒于2015年天氣不佳,稻谷無法晾曬,導致后期新稻霉變,收益受損。2016年農戶新稻收割后及時在田間地頭直接售賣,保證了種糧效益。其次,稻谷收購仍以國儲收購為主,且收購標準較往年寬松。國儲拍賣繼續實行順價銷售,整體呈現進庫多出庫少的狀態,去庫存壓力依舊偏大,并且增加超期粳稻拍賣。最后,2016年下半年我國進口大米量較少,再加上我國海關大力打擊邊境走私大米,使得大米摻兌現象減少,米企轉向市場收購力度增加,市場上一度出現米企與糧庫搶糧的現象。
展望2017年我國稻谷市場行情走勢:
一、托市政策。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日前印發的《糧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期間要繼續執行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因此2017年稻谷最低保護價會繼續執行。鑒于2017年小麥托市價與上期持平,2017年稻谷最低保護價預計將在最大限度的將與上一年持平。
二、臨儲拍賣及超期糧拍賣。由于2016年我國稻谷去庫存進程緩慢,截止9月30日,累計成交超期儲存粳稻384.64萬噸。而同期臨儲粳稻、臨儲早秈稻和臨儲市中晚秈稻累計成交量分別為110萬噸、6萬噸、160萬噸,合計僅有276萬噸。從成交量來看,超期粳稻成交量要明顯高于臨儲稻谷,因此2017年稻谷去庫存將是首要任務。同時,是否還會繼續實施超期糧拍賣,若繼續推行超期糧拍賣,緩解庫存壓力,超期糧流向問題能否得到有效的監管?在超期粳稻拍賣的基礎上,是否會增加超期秈稻拍賣,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