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apanesexxxx老师_午夜在线精品不卡国产_互换娇妻爽文5系列_啊…啊好爽好深bl

下半年我國部分糧價有望上漲
發布時間:2013-08-16 | 閱讀:610 次
     農田成片干裂、禾苗集體枯黃,在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這樣的情景在湖南省隨處可見,同時產糧大省的南方各省也受波及。
  
  今年夏天高溫天氣歷史罕見,7月25日至8月14日,中央氣象臺已連續21天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其中,南方湖南等地高溫創62年來之最,部分地區農田干涸、農作物絕收,中國糧食生長險象環生。
  
  雖然今年夏糧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十連增”,但全年糧食產量仍讓人捏了一把汗,能否實現“十連增”還面臨著天氣災害的考驗。
  
  局部
  
  中、晚稻或減產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資深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持續高溫天氣主要影響范圍在長江流域,對旱地作物影響較大,在高溫天氣前,早稻已經收割,但中稻也就是一季稻正值成熟期,晚稻也在生長關鍵期,以中、晚稻為主的秋糧受災面積較大、損失較重。”
  
  今年7月以來,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等地出現大范圍、持續的高溫天氣,高溫少雨天氣使得南方地區旱情發展迅速。數據顯示,高溫區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2.6%,其中貴州、湖南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最高,而降水量均為1951年以來最少。另據氣象衛星遙感監測,今年7月鄱陽湖水體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25%、洞庭湖水體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34%。
  
  重慶中南部、貴州中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則出現了輕至中度農業干旱。截至8月9日,干旱已導致湖南省1815萬畝農作物受旱,其中重旱812萬畝、干枯356萬畝。截至8月13日,湖南省有88.2%的鄉鎮、85.6%的自然村出現不同程度干旱。
  
  馬文峰指出:“以目前的旱情來看,中晚稻產量或能與2012年持平,但如果南方地區旱情不能緩解,則后期江西、湖南等地中、晚稻產量堪憂。”
  
  全國
  
  南旱北澇增收難料
  
  實際上,中國夏糧已經實現“十連增”。數據顯示,全國夏糧總產量達到2638億斤,比2012年增加39億斤,增長1.5%,但對于全年糧食產量來說,秋糧產量更為重要,一般要占全年糧食產量的70%以上。
  
  目前,正值秋糧生長關鍵期,但由于旱情持續發展,截至8月12日,全國已有9022萬畝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積7957萬畝,重旱2282萬畝,干枯695萬畝,缺水缺墑面積1065萬畝。那么全年糧食還能實現“十連增”嗎?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南方局部地區持續高溫肯定對當地糧食產量有較大影響,但是不能憑局部地區減產來判斷全國糧食產量情況。以目前情況來看,持續高溫地區集中在南方,而中國最主要糧食產區在北方,因此糧食產量還有不確定性。”
  
  與南方相比,專家更重視北方的糧食主產區。相對于南方干旱,今年華北、東北等地遭遇“汛情”,糧食生產呈現“南旱北澇”格局。
  
  據了解,東北部分地區降水量多達250至600毫米;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多降水天氣,降水量普遍有100至250毫米。與此同時,嫩江、松花江發生了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黑龍江發生了1987年以來最大洪水,當前嫩江、黑龍江和松花江干流部分江段持續超過警戒水位并仍在上漲,超警幅度0.02—2.23米。李國祥預計:“全年糧食‘十連增’難度較大,前景不如預期得好,但也不是不可能。”
  
  目前,距離東北秋糧大面積收獲不到3個月時間,如果東北汛情持續,后期影響會比較突出。
  
  全球
  
  供應充足穩糧價
  
  “南旱北澇”格局對糧食收成的負面影響已經引起市場擔憂,未來糧食價格會否大幅上漲成為關注的焦點。
  
  “下半年,中國糧價可能穩中有升,但這主要受國內托市收購政策影響,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農戶種植積極性,因此隨著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提高,糧食價格可能會保持上升勢頭,但是漲幅有限。”馬文峰說。
  
  李國祥也認為:“國內糧價將平穩上漲,但漲幅有限。一方面因為國內糧食庫存較高,我國糧食產量已經有了“九連增”的基礎。另一方面因為國際市場糧食豐收,進口糧食可以平抑國內糧價。”
  
  從全球市場來看,2013年度大豆、小麥和玉米等谷物的全球產量將創下歷史新高。據美國農業部8月份的供求預測,2013年度的全球谷物產量將達到約24.3億噸、比上年增長8%。玉米、大豆和小麥這三大谷物的產量將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由于國際價格已經大幅下滑,谷物供求關系緊張的局面將暫時得到緩解。另外,谷物在全球范圍內的豐收也促使其國際價格趨于走低。
  
  李國祥強調,即使中國糧食產量達不到預期的“十連增”,但由于今年世界糧食供求關系良好,中國通過國際市場進行調劑的空間較大,因而部分地區、個別品種的糧食價格上漲不會演變為全面性的大幅上漲。資金炒作“中國因素”的難度很大。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經琢成也表示:“但以稻米品種來看,由于國內庫存量較大,價格較難上漲,走跌可能性較大。國際市場上,泰國大米因國家政策關系貿易量下降,但是泰國國內產量并沒有下滑,如果該國大米政策出現變化,將對全球米價產生不小的沖擊。”
版權所有: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鼓屏路60號 | 電話:0591-87670156 | E-MAIL:fjcbls@163.com
技術支持:海西天成 | 閩ICP備18027719號-1
掃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